长春一大批卫星相关企业迅速崛起 形成航天信息产业集群

北国春城长春一大批卫星相关企业迅速崛起,形成航天信息产业集群

【“走进‘专精特新’”系列报道③】筑梦浩瀚九天,老工业基地走来“专精特新”新军

阅读提示


(资料图)

近年来,吉林长春一大批与卫星有关的企业迅速崛起。它们立足“专精特新”,上下衔接、资源互补,携手筑梦浩瀚九天,构成航天信息产业集群,为老工业基地转型升级源源不断注入新动能。

“10、9、8……3、2、1,发射!”12月9日,随着最新8颗卫星顺利升空,我国规模最大的商用遥感卫星星座——“吉林一号”在轨卫星数量增至83颗。至此,这个只有“8岁”的人造星座可对全球任意地点实现每天28~30次重访,星座的地物分辨能力、拍摄覆盖能力、快速响应能力进一步提升。

目前,“吉林一号”已成为国际上最大的亚米级商业遥感卫星星座。在“吉林一号”背后,北国春城长春一大批与卫星有关的企业迅速崛起。它们立足“专精特新”,上下衔接、资源互补,携手筑梦浩瀚九天,构成航天信息产业集群,为吉林老工业基地转型升级源源不断注入新动能。

依靠自主研发,开辟崭新赛道

从天空俯瞰位于长春新区的长光卫星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其建筑群呈“三横一纵”状,颇像一个“王”字。作为我国第一家商业遥感卫星公司、“吉林一号”的缔造者,“称雄业内”正是这家年轻企业的凌云壮志。

长光卫星成立于2014年底,2015年自主研制出首颗“吉林一号”,揭开了中国商业航天的大幕,并在这条崭新赛道上创造了多项第一,2020年成为东北地区首家独角兽企业。如此惊人的成长速度,源于走的是“专精特新”道路。

“8年来,我们依托星载一体化、载荷平台融合设计等核心关键技术, 坚持以‘低成本、低重量、低功耗、高分辨’为目标,不懈进行科技攻关,使卫星的重量从400多公斤降到了20公斤以下,卫星制造成本因此同步几何级下降”。长光卫星副总经理王栋告诉记者,2019年,该公司在国内率先实现卫星批量化生产。

卫星瘦身减重后,一只火箭可携带的卫星数量相应增加,从而发射成本大幅降低、发射效率大幅提高,“吉林一号”星座跨入高速组网时代。按照公司目标,到2025年,“吉林一号”在轨卫星将增至300颗。

除了商业卫星的研发与生产,基于对卫星图像的后续分析,向社会提供遥感信息服务,也是长光卫星的重要业务。该公司党委书记、副总经理贾宏光对记者说:“随着上天的卫星越来越多,‘吉林一号’卫星图像的实时性与质量越来越好,卫星图片的价格则降到了初期的1/10左右,既进一步提升了公司竞争力,又有力推动我国商用卫星遥感应用日益走向‘大众消费’时代。”

截至目前,长光卫星已在农林、环保、交通等14个行业、150多个细分领域研发出一系列遥感影像及数据产品,使相关政府部门、行业企业得到“卫星+”的赋能。

专注“传感精诚”,成就“单项冠军”

走进长春新区的另一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长春禹衡光学有限公司,一个亮闪闪的不锈钢圆环形产品吸引了记者目光。这是该公司今年初实现量产的金属光栅图像编码器,填补了我国同类产品空白,将应用于卫星的精密转动机构。

“光栅编码器是关键的位移传感部件,用来测量自动化设备的运转角度、速度等。它由光栅和读数头组成,光栅好比量角器的刻度,上面有成千上万道刻痕即栅线,读数头相当于眼睛,通过实时扫描光栅线来读取角度值。”禹衡光学技术人员吕旸告诉记者,小到居民楼内电梯,大到空间站的旋转手臂,凡是能“动”的机械都离不开光栅编码器。

“用于航天领域的光栅编码器,不仅要求体积小、抗震等,更对精度要求极高。因为天上一个微小转动,地下可能就是几千公里。过去,光栅编码器都是国外生产,根本不卖给你。” 禹衡光学该产品技术经理吴宏盛说,企业从2017年开始研发,终于制成可以实现国产替代的金属光栅图像编码器,打破了国外垄断。

敢于叫板业界国际顶流企业,禹衡光学的底气来自其在光栅传感器领域半个多世纪的精耕细作。该公司是我国最早开始生产光栅编码器的高科技企业,也是唯一获得中国名牌和中国驰名商标的业内企业,破解了影响我国高端位移传感器行业发展的众多“卡脖子”难题。就在不久前,禹衡光学获评国家制造业单项冠军示范企业。

“一直以来,专注‘传感精诚’,加强自主创新,不断提升核心竞争力,是我们能够获得持续发展和跨越式发展的基点。”禹衡光学总经理盛守青说。

凭借不懈创新,拥吻星辰大海

众所周知,碳纤维具有重量轻、高强度、耐高温、耐腐蚀等优点,可与各类树脂复合成性能不同的先进材料。2014年1月成立的长春长光宇航复合材料有限公司,便专业从事这种复合材料的设计、研发、生产。

“2015年第一次发射的‘吉林一号’,整个卫星结构就是我们做的。当时我们开发了一种碳纤维/氰酸酯复合材料,性能较传统的碳纤维/环氧树脂提升10%,能明显改善空间耐久性和稳定性……”长光宇航副总经理商伟辉告诉记者,目前该公司已经形成8大系列产品,广泛应用于载人航天、深空探测、商业卫星等领域。

作为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长光宇航同样有多项成果填补国内空白,先后取得40多项授权专利及软件著作权,并荣获2021年度中国科学院杰出科技成就奖。

“我们这一行,核心是创新。”商伟辉告诉记者,正在执行中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的“天问一号”,其高分相机的机身材料也产自该公司。“因为要飞到火星去,相机材料对减重、对温度、对宇宙射线辐照的敏感性等都有极高要求,我们经过5年攻关研发出了相关产品。”

基于领先的技术、持续的创新,近3年,长光宇航销售收入每年增长30%。今年初,得益于长春新区在工业用地等方面的鼎力相助,该公司二厂建成投运,产能由此翻了一番。

对符合条件的企业给予资金奖励、项目补助,且实行“免申即享”,企业无需申报即可坐享政策红利;建立企业疑难问题清单,政府上门服务、现场高效办公;优化企业融资担保环境,加强科技金融对接,促进科技成果转化……近年来,吉林省多措并举大力培育专精特新中小企业,仅长春新区目前就涌现各级“专精特新”企业322户,成为地方经济发展的新的增长极。

(文章来源:工人日报)

关键词: 产业集群 航天信息 相关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