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科生都能用AI编程了 大学计算机专业还教什么? 世界微资讯
“为什么人工智能突然变成每个人都要关注的?说实话这半年以来,我们一直心慌慌的。”西安交通大学人工智能学院副院长兰旭光言语中透露着担忧。
原来不只是直播、影视等行业担心被AI颠覆,就连顶尖大学里教AI的一线老师,也感受到了强烈的危机意识。
(资料图片)
在近日举办的第三届腾讯STAC科创联合大会上,清华大学、北京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南京大学、四川大学等高校研究人工智能的学者们坐在一起,共同探讨AI与教育的话题。
“我们和西雅图的研究人员聊过,他们也心慌。以前我们学习编程,可能需要上很多课才能掌握,现在使用AI,文科生也能编程了。那我们的编程课还教什么呢?这些颠覆性的技术出现后,对我们的教育提出非常大的挑战。需要我们不断地理解和运用人工智能,否则很快会被淘汰。”兰旭光在上述论坛表示。
AI让AI课变得更难
2019年,30岁的赵一铮收到南京大学校长的邀请,成为南京大学人工智能学院筹建以来第一批加入该学院任教的青年教师。
从在曼彻斯特大学获得计算机博士学位,并在牛津大学担任计算机科学系博士后研究员后,赵一铮回到南京大学。2018年成立的南京大学人工智能学院,是全国“第一个吃螃蟹”成立人工智能学院的高校。
“我记得当时最大的困难是,在对整个人工智能课程体系进行梳理之后,我们把它分为了数理基础课、专业技术课、以及在此基础上的系统级支撑,最后变成交叉应用。在这样一套体系里,最难的课程反而是大一的课程。”赵一铮说,“这其中包含很多数理基础,而现在的人工智能数理基础比我当年学计算机时要难得多。这些十八九岁刚进大学的孩子,还满怀着一种想到大学先玩半学期的期望,以为人工智能的课是上天入地的炫酷技能,结果迎接他们的是大量艰深复杂的数理基础,而且如果有一门课、一节课落下了,后面的课就进行不下去了。”
AI让AI课变难了,AI会让找工作变得更难吗?来自教育工作者的回答也许可以抚平家长们的一丝焦虑。
研究机器人技术与应用,并指导学生创新创业的上海交通大学学生创新中心党总支书记熊振华认为,这几年确实看到同学们对AI类课程的需求和渴望非常高。“AIGC大爆发,学生们确实是有恐慌的,以前的AI不过是鹦鹉学舌,现在具有了人一般的智力了,这太吓人了。但大家完全可以拥抱这些技术变化,就算没出现ChatGPT,我们的同学们这几年也在做人工智能的应用创新,比如智能家居、智能驾驶、智能医疗、智能农业等。有了ChatGPT的技术,其实可以更好地赋能智慧机器人,在智能康养等方面发挥更大的价值。”
北京大学人工智能研究院副院长李文新在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采访时也表示,AI在让一批人失业的同时,会创造出更大、更多的就业机会。“就像MP3被iPod取代,iPod被iPhone取代,这个过程中,总会有人失业,但又会生成新的产业。对整个社会来说,是生产力的提升。”
至于人工智能专业的就业前景,赵一铮表示:“去年2022年6月,我们学院的首届毕业生毕业了,绝大部分同学都升学了。也有一部分同学就业,这部分就业的学生中,我们的本科就业,平均薪资和中位数都超过30万,我们硕士研究生平均薪资是48万多,中位数超过45万。”
“回到教育上,更应该培养学生底层的创新能力和学习能力,而大于目前实际掌握知识本身的内容是什么。”赵一铮说。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问题意识,变得更重要了。
“人工智能可以服务人类,但希望未来的青少年们,是智创一代,成为人工智能的主人。”兰旭光总结到,“培养孩子们的创造力,让他们具有问题意识、批判性思维,具有提出问题的能力,是我们的当务之急。”
学生男女比例高达10:1,这是一个非常大的问题
在日新月异的人工智能面前,北京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党委书记方增泉深感青少年AI素养教育的紧迫性。
“关于ChatGPT的青少年保护方面,有一个报告,列举了很多问题,包括幻觉、有害内容、隐私保护、网络安全、过度依赖等12个方面问题。”方增泉表示,“从传播学角度来说,还有一个文化多样性与价值观的问题。”
方增泉抛出一个数据,ChatGPT的训练语料库里,英文占92.56%,中文只有0.1%。“这背后,对我们文化价值观的挑战非常巨大。从北京师范大学角度来说,特别强调未来孩子AI素养教育。”
腾讯天美L1工作室AI研究应用专家李士林对此深以为然。“我们一方面要培养孩子奇思妙想的创造力,一方面还要关注文化主体的价值观问题。AI是有价值观的,因为数据库是有价值观的。”
在这个人工智能与教育的论坛现场,一众人工智能从业者之间,北京大学人工智能研究院副院长李文新是少数的女性。当她发言时,背景板上播放出李文新与学生的合影,女生同样也是寥寥无几。主持人不由发问,现在学人工智能学生的男女比例是怎样的?
“这个答案非常令人遗憾。”李文新说,“我在读计算机本科的时候,我们男女比例是4:1,我师姐那时候是3:1。昨天我上课时,有一个女老师是刚毕业留校来旁听的。下课后她问我的第一个问题就是为什么女生这么少。我们现在班上的男女比例是9:1甚至10:1,我觉得这是一个非常大的问题。”
女生为什么那么少?是因为女生在学习理工类科学上天生没那么敏感吗?
“当然不是。我能坐在这儿,就说明我们没有不敏感。”李文新断言道,“而且我们读书的时候,杨芙清(新中国第一代计算机软件科学家)也是鼎鼎大名的女老师。我们发现现在搞高中竞赛的时候女生就少了,很多是来自家长和社会舆论的影响,认为‘女生学计算机不行’的观念,这是非常糟糕的影响。计算机、人工智能是非常有趣而且好用的智力工具,是女生应该掌握的,能为你们在未来竞争或实现人生梦想中,助力的一个学科。女生是不应该放弃这个学科的!”
据李文新介绍,其实美国发现这个问题更早,而且做了更多的工作,现在像美国的卡内基梅隆大学和伯克利大学,学计算机专业的男女比例已经达到1:1。“所以不是不能扭转,这需要全社会的关注。女性看问题的视角跟男性是不一样的,在创造性工作里可能有不一样的发现。”
(文章来源:每日经济新闻)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