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精选:北京金融监督管理局副局长王颖:将大力支持数字化财富管理创新


(资料图)

2月26日,北京市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副局长王颖在第五届全球财富管理论坛上表示,当前数字经济已成为重组全球要素资源、重塑全球经济结构、改变全球竞争格局的关键力量。数字化转型既是金融业顺应数字经济转型趋势,实现自身高质量发展的战略选择,也是金融业更好满足实体经济和人民群众多样化金融需求的必然要求。北京将发挥自身优势,大力支持数字化财富管理创新。

王颖表示,数字化为财富管理创新注入科技驱动力。其一是提升服务水平。数字化技术帮助金融机构提升处理海量数据能力,通过筛选有效信息、提炼共性信息、找准关键信息,促进金融机构加大产品创新,扩大金融服务覆盖面,提升客户体验,降低服务成本,提供更加适配和优质的金融服务。通过数字化方法和移动服务,金融机构更加灵活高效,即使在疫情冲击下,也表现出强大韧性。

其二是防范金融风险。数字化风控技术不仅帮助金融机构自身提高风险识别、预警、管控、 处置的智能化水平和决策效率,还可通过业务合作、信息共享和技术输出,带动数字经济领域提升整体风控能力,帮助客户更好规避风险,做出科学合理决策。

目前,财富管理业务的数字化趋势日益明显。各类金融机构加大科技投入,借助大数据、人工智能、隐私计算等技术手段,积极开发线上+线下组合服务,精准营销并匹配客户财富管理需求,业务模式逐步向轻型投顾、快速响应、零接触办理、线上经营、智能风控等方向转变,数字化财富管理增长空间广阔、市场潜力巨大。

王颖还指出,数字化财富管理业务应严格坚守金融业持牌经营、守正创新的基本原则。支持广大财富管理机构科学规划并逐步完善数字化财富管理服务体系,积极推进北京的全球财富管理中心建设。将推进从产品到服务、从运营到组织、从业务到风控、从治理到文化的全方位业务再造,形成与数字化转型相适应的组织模式和治理机制。数字化并不意味着数字技术对人的完全替代,应更好依靠人工参与,释放数字技术与数据要素的价值倍增效能,使金融服务和产品更好满足实体经济和人民群众多样化金融需求。

此外要充分考虑数字鸿沟、算法歧视等技术“双刃剑”带来的负面影响,在财富管理数字化转型过程中有效平衡“人”“科技”“平台”的关系,坚守初心,为所有客户尤其是小微企业、老年人等特定客群提供智慧、专业且有温度的财富管理服务,让数字化发展惠及更多市场主体。

王颖提到,要坚守安全底线,严格落实金融监管和信息安全与隐私保护要求。始终坚持“金融业务必须持牌经营”“同类业务同等监管”原则,根据新业务新产品的风险特征和功能属性,按照实质重于形式原则进行“穿透定性”,分类纳入现有监管规则框架。时刻谨记信息安全和隐私保护这根红线,确保数据收集、加工、使用、开放、交换、共享等全过程合规。应用监管科技、合规科技等技术手段,加强风险监测和预警,促进数字化财富管理规范健康、长期可持续发展。

近年来,北京围绕推动科技赋能财富管理创新开展了一系列探索实践。在金融科技创新试点方面,支持移动金融服务、智能银行、智能投资与风险管理平台、基于区块链的客户管理系统、基于联邦学习技术的营销模型等多个应用项目进入“监管沙箱”测试;2022年率先推出“智慧金融”主题沙箱,旨在推动探索财富管理业务的数字化创新。

在应用场景对接方面,深入推进金融科技应用场景发布对接机制,持续组织不同主题的交流活动,支持科技企业围绕金融机构的数字化财富管理业务需求开展技术研发、提供优质解决方案。在鼓励金融创新方面,连续开展首都金融创新激励项目评选。

(文章来源:新京报)

关键词: 财富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