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氧仪热销!居家防疫是否有必要买?哪些人用得上?
很多运动手环同样具备血氧监测功能。
(资料图片)
12月以来,疫情防控措施不断优化,个人居家防护要求也进一步提高。N95口罩、连花清瘟、布洛芬、抗原检测试剂等相关药品和防疫物资都成为了线上电商平台和线下药店中的抢手货,甚至出现了“一药难求”的情况。
而近期,一款俗称“氧饱夹”的新冠病毒防护用品又引起了抢购热潮。“氧饱夹”的学名为指夹式血氧仪。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发现在电商平台上,一些大品牌官方旗舰店的指夹式血氧仪月销量都已经达到了“10万+”,其中有些型号已经处于断货状态,只能开始预售。那么究竟哪些人需要血氧仪?在当前的特殊时期,血氧仪是否需要家家必备?
哪些人需要血氧仪?
血氧仪也称脉氧仪,是用于监测患者的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血流灌注指数等指标的医疗器械,根据使用场景可分为便携式脉搏血氧仪和床边/桌面脉搏血氧仪。前者包括指夹式、手持式、可穿戴式脉搏血氧仪,适合居家使用。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的微信公众号“华山感染”中曾发布推文,详细介绍了指夹式血氧仪的使用方法。“使用前应洗手,用食指或中指测量,将手指放入血氧仪夹好并启动血氧仪。一般的指夹式脉氧仪夹在手指上后会显示两个参数:SpO2% 就是我们所说的氧饱和度,一般在95以上都无需担心;PR bpm是指脉搏,成年人正常的脉搏数值显示在60-100/分钟,不过发热时,体温每上升1脉率一般会升高 10-20次/分钟,因此发热时出现心率或脉搏的增快是正常表现,但如果明显感到心慌不适、或者心律不齐(心跳或脉搏不规则),那么需要去医院就诊。”
今年3月发布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九版)》中也多处提到血氧饱和度这一指标。其中,在静息状态下,吸空气时指氧饱和度≤93%是判断重型新冠肺炎的指标之一。前述方案还提及,在治疗和护理阶段,应密切监测患者静息和活动后的指氧饱和度等生命体征。正因如此,一些有老人、小孩及基础病患者等脆弱群体的家庭,担心他们有发展成重症的可能,需要及时关注血氧饱和度这一指标,于是开始抢购家用血氧仪。
对此,北京安贞医院常务副院长周玉杰表示,目前的相关数据证明,没有发现心血管疾病和新冠之间的相互不良作用,所以不必焦虑。
“有心血管疾病的患者首先要把基础疾病管理好,把原有疾病的药物用好,增加机体的免疫力,改善自己的睡眠质量,要克服焦虑的思想。其次,心血管疾病防控的药物不要停,停药就会诱发或者加重疾病,如果有持续性的胸痛,要到医院做进一步诊断和治疗。除此之外,还有四点需要特别注意,第一个是合理膳食,第二个是戒烟戒酒,然后是适量运动,最后是保持心理平衡。”
而对于普通家庭来说,中国疾病控制中心原副主任杨功焕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主要还是对症处理,谨记两个原则,血氧饱和度不要低于95,体温不要高于39摄氏度,便可以在家对症治疗。血氧仪还是可以购买的,特别对老人和小孩,发病后监测血氧非常重要,即使是年轻人,监测血氧对病情也能做到心理有数。所以可能的话,买一个备着是值得的。”
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感染内科及肝病中心副主任彭劼也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指出,很多时候心理干预会影响到大家的情况,如真的出现明显气喘,去医院的检测更为准确。而比较容易惊慌的人可以自行购买一个血氧仪,进行自我检测更加放心。
供需紧张
据国家药监局数据,目前国内获有指夹式脉搏血氧仪产品批文的企业有24家,涉及康尚生物、乐普智能、康恒医疗、鱼跃医疗、佳思德科技、可孚医疗等多家公司。
针对血氧仪紧缺这一情况,相关公司已经开始加班加点地扩大生产。康泰医学相关负责人表示,过去几年,公司的血氧仪产品主要销往国外,因为血氧仪在国外家庭中就跟血压计、血糖仪一样普及。近期,血氧仪产品的国内市场需求激增。“在各大电商平台上,公司的血氧仪产品出现了库存消化过快的情况,部分型号血氧仪尚可保持现货销售,部分型号已调整为临时预售模式。”康泰医学负责人还表示,公司正在积极想办法招聘员工,以保证产品的及时供应。
鹿得医疗在去年11月份认购了上海贝瑞电子科技有限公司22%的股份,该电子科技公司的主要产品之一就是脉搏血氧仪。据了解,面对最近血氧仪需求激增,鹿得医疗各个销售点短期内订单增加了数倍,交期已经排到明年2月份。公司正在积极扩充产能,比之前常规备货量产能翻了数倍。鹿得医疗董事长项友亮表示“近期我们在原材料供应、物流等方面遇到了不小的压力,公司将调动各方资源全力支持防疫物资稳定供应。”
宝莱特董秘办工作人员则表示家用血氧仪的增产难度不大,据他介绍,“家用血氧仪的生产主要是组装环节,因此增产主要是做几条生产线,产能扩起来很快。一个可参考的例子是,今年2月香港疫情严重时,宝莱特增产35万部血氧仪支援香港,增产时间在一个月左右。换而言之,等再过一段时间,血氧仪断货、难买的情况即会有所缓解。”
此外,除了血氧仪,一些品牌智能手表、手环也有血氧测量的功能。
(文章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关键词: